企业公告 公司动态 科研信息 行业咨询

最美劳动者——杨鸿波

2021/10/13 16:37:11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公司动态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这是从业16年的正高级工程师杨鸿波的口头禅。

身材瘦削的杨鸿波,在同事的眼中总有一身使不完的劲。“不管是日常工作还是攻坚项目,好像不论什么时候杨工对工作总是保持高昂的热情。”杨鸿波的同事们说。在公司这么多年,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从不懈怠。他带着同事们一起讨论、一起做创新研究,大家都被他的工作热情所感染。进入勘设股份以来,他先后负责了六冲河特大桥、抵母河特大桥、惠罗红水河特大桥、六广河特大桥、平塘特大桥、开州湖特大桥、绿汁江特大桥、峰林特大桥、团结特大桥等40多项特大型桥梁设计工作。

他爱攻克难点,也爱研究创新,他孜孜不倦地在实践中汲取国内外桥梁设计的先进成果,把创新的思路带到工作中来,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盐津河特大桥为主跨198米的不对称连续刚构,设计中他提出了“改善纵向预应力钢束的布置方式、增加边跨现浇段合龙二期束、改善箱梁普通钢筋的设置形式”等措施并成功应用于实际,较好解决了大跨度连续跨中刚构下挠与底板崩裂问题,实施效果良好。六冲河特大桥为主跨438m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跨度在同类桥型中居国内前10名,也是国内山区最大跨度的混凝土斜拉桥。公司以往在大跨度桥梁设计方面基本没有积累,一切都需从零开始。他查阅大量的技术资料、文献、杂志,并虚心向公司老专家,国内的设计同行请教,不断探索,团结大跨度桥梁设计创新项目组的同事,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设计任务,掌握了大跨度斜拉桥的核心设计技术。红水河特大桥设计中他提出了“非对称混合式钢混组合梁斜拉桥”方案,通过不对称式设计,创新了山区桥梁设计、施工新理念,丰富了山区峡谷斜拉桥桥设计新思路。平塘特大桥的设计中他提出的“空间钻石(裙摆)型桥塔”为世界首次采用,在不增加桥塔体积和重量的同时,通过调整桥塔纵向塔柱的间距来合理配置墩塔的刚度,采用转换横梁实现了墩塔刚度转换,不仅优化了结构的力学性能,并且相对于传统多塔斜拉桥采用增加截面尺寸实现结构刚度提升的手段而言更节约造价,景观效果上刚劲挺拔,视觉层次上更具特色,实现了桥梁造型与受力的完美结合。

凭借着踏实勤勉的工作作风与创新开拓的思维,他负责的项目先后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次、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二等奖1次、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优秀设计二等奖2次、贵州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3次、贵州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4次、贵州省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2次,贵州省工程咨询协会优秀工程咨询一等奖1次、贵州省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2次。2021年平塘特大桥获得了IBC古斯塔夫.林登撒尔奖。

对于杨鸿波来说,设计、钻研、创新,已经不是简单的工作任务,而是为了心中的热爱。在桥梁设计岗位上,他始终坚持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努力实践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科技创新的崎岖道路上不断奋力拼搏。他说,做行业中的开路者,能够承前辈之经验,为后辈们踏出一条新路,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


上一篇:公司3名同志荣获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荣誉称号

下一篇:最美劳动者 张世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