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交通运输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智慧交通已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进而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智能化和促进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贵州不断释放大数据力量,升级智慧交通格局,通过科技手段解决交通大发展中面临的“痛点”“难点”,驱动现代智慧交通体系升级建设。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勘设股份”)作为贵州交通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用现代化技术和科技研发力量为贵州交通的“智慧”发展增加动能。
“十二五”以来,在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省科学技术厅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勘设股份科技发展始终坚持以服务交通建设为宗旨,以科技创新为根本,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引导,以促进公司科技产能逐步提高、实现新的利润增长点为目标,结合贵州交通发展实际开展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提升勘察设计业务科技水平,支撑贵州交通发展,为公司研发水平的提升、新业务拓展,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
科技研发成效显著 推动主业品牌建设
为提升公司勘察设计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建设,勘设股份系统开展了山区复杂地质地形的公路选线、岩溶地区的勘察治理、地质灾害的勘察设计及监测预报、超高墩桥梁技术以及连拱隧道的勘察设计等领域的科技研究,形成了一批符合我省交通建设实际情况的先进适用关键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个春夏秋冬中,他们踏遍了贵州的山山水水。为充分掌握公路沿线的岩溶发育及走向,就算在严寒的冬季,科研人员也会深入几十米的地下,用脚步一寸寸探索地下岩溶、认真地测量和采集地质参数,回到驻地后熬夜加班严谨地计算分析每一个数据,一丝不苟地勾绘每一张蓝图;为及时捕捉到雨季时山区重大工程边坡的每一个变形,为工程提供安全、经济的技术方案,克服蚊虫叮咬的恶劣居住环境,研发队夜以继日地守在现场,从来没有一丝抱怨;为保障山区超高大跨桥梁的高效安全建设,他们行走在离地几百米的高空,忍受着内心的恐惧,认真地安装每一个传感器,系统地分析每一个数据,为每一步工序的操作提出依据。
其中,山区峡谷大跨径斜拉桥、悬索桥、钢管混凝土拱桥、超高墩连续刚构桥等相关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为公司突破大跨桥梁设计短板提供了有力支撑;岩溶地区公路隧道建设关键技术、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技术、岩溶地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与综合评价技术有力地提高了公司山区复杂地质地形条件下的勘察设计水平。最近5年来,公司共获得纵向科技项目135项(其中重大专项2项),自立项目41项(其中规范标准7项,产业研究项目8项,其他项目26项);已通过鉴定的课题科研成果绝大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依托科研成果,该公司参与编制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等多部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主编了《岩溶地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指南》。多项科研成果申报共获得专利授权192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15项,申报并获得科技进步奖、科学技术奖、优秀勘察设计奖、优秀咨询成果奖等共计172项(其中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
这些科研成果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勘设股份先后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授予的科技平台主要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成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批准建设的“公路交通防灾减灾技术行业研发中心”、交通运输部批准建设的“山地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贵州省经信委授予的“贵州省企业技术中心”、贵州省科学技术厅授予的“贵州省创新型领军企业”。极大地推动了公司勘察设计主业品牌建设,有力提升了公司形象和业务水平,支撑了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勘设股份从成立以来,主要服务于贵州山区的高速公路建设,科技支撑重要桥梁和工程建设。勘设科技工作者作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排头兵,面对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罕见的喀斯特地质环境,始终恪守崇高的职业道德,保持着求实创新的思想品质,兢兢业业为每一个项目付出着知识与辛劳,为贵州交通研发成果的同时,也向人们递出“勘设股份”这张品牌名片。
促进智慧交通发展 满足交通科技新需求
在第21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讨会上,勘设股份站在贵州省指挥交通建设的角度作了交通气象监测与安全的精彩汇报,贵州近年来做了哪些新的尝试、有哪些技术,从勘设股份这几年的成果便可以管窥一二。
数字信息技术的突破,源于万物而又渗透万物的数据,成为了解决社会升级发展的驱动器,赋予了经济发展新的动能。智慧交通成为了大数据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的融汇聚点。在“十三五”及今后若干年的时间内,围绕新一代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进行研究,将现代物联网技术与交通建设、管养、运营服务全面融合和深度应用,进而提升交通建设、管养与运营中的管理服务水平,打造智慧交通产业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要,也是后高速时代最有前景的业务之一。
今年春节前后,贵州发生了较大范围的降雪和凝冰灾害,通过公司开发的贵州省级交通气象站网平台可实时地查看冰雪灾害发生的位置、强度、持续的时间等,为凝冻天气下的交通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毕都高速谢立大山隧道口设置凝冰喷洒系统装置的路段,系统自动检测到路面状况并及时开启喷头对凝冻路面自动处置;每每遇到恶劣天气,这样的“智慧”工具总能做出应对之策。
此外,公司还通过对交通气象数据的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实现了道路气象的精细化预报,做到公里级、分钟级的精确预报。在边坡监测方面,在传统手段的基础上结合无人机巡检和三维激光扫描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的有效性。
截至目前,该公司结合开展的10余项科研项目,在智慧交通方面申报获得了“路面凝冰的预警方法及预警系统”“一种基于气象状况的动态限速提示系统”“城市道路路基隐伏病害快速检测系统V1.0”等近20项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其中,路面凝冰的预警方法及预警系统在入库了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边坡监控技术多次获得省部级奖项。
针对高速公路品质工程建设、隧道施工安全、建设效能管理等需要,勘设股份开展公路建设智慧管理解决方案研究、开发智慧管理系统、工程建设智慧化管理等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罗马并非一天建成,勘设股份一直在困境中探索,开辟出了行业领先的智慧之路。
工程建设智能采集设备方面,勘设股份深入开展视频、现代穿戴设备的调研,集成开发用于工程现场工、机、料及施工安全等过程控制的智能数据采集设备。工程建设智慧化管理系统方面,针对高速公路品质工程建设的过程管理、隧道施工安全需要,研究关键工程的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提高工程建设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开发基于智能采集设备、GIS+BIM技术平台的施工管理系统……一项项专业技术过硬、勇攀难度系数高峰值的“智慧”成果,让贵州交通的智慧之花植根于肥沃之土。万事开头难,顺着已经奠定的路径,不远处,便是由精益求精的勘设人创造的美丽新世界。
科技创新已将昔日筚路蓝缕的贵州打造成蔚为大观的数字交通宫殿,随着像勘设股份这样有社会责任担当和工匠精神、科研追求的行业翘楚不断创新发展,贵州交通的支撑力和智慧之美还将舒展在贵州大地上。
创新成果不断突破 实现科技产业化发展
“GQFGJX改进型模数式伸缩装置”“ZSY多向变位钢制梳齿板伸缩装置”等主要用于桥梁结构伸缩缝的产品名称对于大众来说似乎非常陌生,但这些产品通过勘设股份的研发推广已经在全省推广。“LQZ钢球形支座桥梁支架”桥梁支座和“ε型钢弹塑性阻尼支座”抗震桥梁支座作为勘设股份的专利已在国内小范围运用。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因四通八达的交通而成为“高速平原”。这需要多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和底气?贵州的交通建设者们在喀斯特高原上架桥、修路,逼出了百余项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创新,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百年夙愿。贵州的桥梁建设不断创造纪录,又不断刷新纪录,堪称“世界桥梁 ”,已建成桥梁2.1万座,几乎包揽当今世界全部桥型。在全国及世界范围,贵州桥梁中有很多“第一”和“冠军”,它们在不断彰显着创新和科技的魅力。
勘设股份将自身在科研和专业领域的发展突破与贵州交通的大发展大机遇结合在一起,逐渐在竞争激烈的交通行业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这其中克服的困难、冲破的藩篱没有参与其中的人难以体会。
发现新需求、拓展新业务是科技创新是否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勘设股份结合公路建设品质、绿色、安全、智能等需要开展了相关技术和解决方案研究,并加强了科技推广和应用。目前,研究成果已在隧道监控及其地质灾害超前预报、边坡地质灾害监测及处置、公路路基及地质灾害预警管理等新领域拓展了业务市场。在公路建设开发了两类4个产品、智慧交通细分市场开发了四类10个产品并投入市场转化。其中,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列入了交通运输部推广目录,得到了全面推广示范,在毕都科技示范路、凯羊高速等项目承接了实体项目,桥梁伸缩装置、球形支座、公路气象站纳入了贵州省交通科技推广目录并在项目建设中得到了应用获得了效益。
“十三五”期间国家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当前,如何保障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交通人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推动贵州交通运输以及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量,就需要在国家政策导向下适应发展形势,结合公司战略、业务范围及其延伸发展要求,准确把握科技发展的着力点,积极开展科技研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工作。
“根据贵州省2016年新一轮的高速公路加密规划,到2022年贵州省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达到10196公里。在这些新规划的高速公路中,建设条件、建设规模更为复杂和巨大,加上国务院提出的质量发展纲要以及交通运输部提出的绿色品质工程建设需求,山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与养护会面临桥梁技术突破、灾害防治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将给公司勘察设计带来良好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提高基础设施建养中的科技含量,大力研发和推广山区高速公路建养与勘察设计方面的创新技术,是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关键。”勘设股份科技事业部总经理杜镔说,交勘科技产品的研发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时间紧任务重,促使大家砥砺前行的不仅仅是面对行业竞争的紧迫感,还有作为贵州交通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来源:贵州日报
记者:邓钺洁